快递业驶入“快车道” 激发地方经济新活力
近年来,随着行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科技赋能的持续深化,邮政快递网络不断延伸,服务效率显著提升。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,沿海还是内陆,从特色农产品的外运到工业原材料的进村入户,邮政快递已成为连接千家万户、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纽带,为各行各业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2024年,我国邮政快递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,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。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达到1937亿件,同比增长19.2%;行业总收入达1.7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7%。其中,快递业务量突破1750.8亿件,收入达1.4万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21.5%和13.8%。
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、办公室主任侯延波表示:“2024年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700亿件,展现了行业的强大韧性和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。”他指出,邮政快递业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“基础底盘”和“毛细血管”的角色,能够将生产和消费紧密连接,促进区域要素流动,助力东西部协调发展,并推动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。
以云南楚雄的新村镇为例,这个距离市区108公里的偏远山区乡镇,曾因农村客运不足、特产难以外运、快递配送缓慢等问题而发展受限。然而,随着客货邮融合线路的开通,零散货物可通过客运班车运输至物流中心,再由快递公司完成分发。“前一天打包好客户下单的农产品,第二天就能送达昆明,第三天便可发往全国。”当地农业电商企业绿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,“乡村客运+快递物流”模式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2024年,国家邮政局深入推进“一村一站”工程,目前全国已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34.6万个,邮政村级站点的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。侯延波介绍,国家邮政局始终关注群众在邮政快递领域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民生实事的落实,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用邮需求,“物畅其流”的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。
展望2025年,国家邮政局将继续推进邮政快递业更贴近民生的七项重点工作:一是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,提升农村按址投递水平;二是强化快递包装标准化管理,推动循环化、减量化和无害化发展;三是持续推进隐私运单应用,保护用户信息安全;四是举办职业技能竞赛,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;五是试点快递行业劳动合同制度,保障劳动者权益;六是优化快递服务质量,降低用户申诉率;七是巩固建制村和边境自然村通邮成果,进一步提升农村邮政服务水平。
为提升农村邮政快递服务质量,国家邮政局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。一方面,鼓励企业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,升级县级快件处理设备,完善农村邮政基础设施;另一方面,针对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快递服务质量问题,开展专项治理行动,确保乡村物流畅通无阻,真正实现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无缝衔接。